首页
Home
机构简介
Nav
新闻资讯
Nav
行业资源
Nav
精彩微纪录
Nav
联盟
Nav
周刊
Nav
三峡情·中国心
Nav
联系我们
Nav
机构简介
指导单位
主办单位
行业动态
名家风采
导演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制作机构
会员
会员申请
《新三峡》公益传播活动
《新三峡》公益传播大使
《新三峡》公益传播机构
《新三峡》公益传播媒体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接受《竹子里的中国》剧组专访
6
金秋,温暖的阳光洒满北京的大街小巷,树上的叶子泛着金黄、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北京的秋天,被人们称为最美的季节。
2022
年
10
月
21
日上午,联合国原副秘书长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原秘书长
沙祖康,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一行,来到大型纪录片《竹子里的中国》的创作基地考察,并接受总导演杨书华的专访。
在采访中,沙祖康先生说,
欣闻你们在拍摄大型纪录片《竹子里的中国》,我格外高兴,因为我是江苏宜兴人,宜兴有闻名遐迩的竹海。
竹子,是地球上最美的植物之一。它四季常青,姿态优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享有“竹子王国”的美誉。竹子,浑身是宝,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中华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在中国,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竹子。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独特的竹文化器物,许多器物成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子挺拔、坚韧、优雅,中国人把竹子升华成立身做人的精神信仰和人格道德追求。中国的文化人将竹子视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的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竹产业,提出并践行“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代钢”的创新理念,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人居环境,营造绿色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多年来,国际竹藤组织将中国竹产品的制作工艺和科学技术,与世界盛产竹子的地区和国家,开展交流和合作,有力的推动了相关地区和国家竹产业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沙祖康先生还对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希望和鼓励:我希望你们《竹子里的中国》摄制组,能以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竹文化、竹精神为底蕴,以竹子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这部纪录片,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我更希望中国的竹文化、竹产业、竹工艺、竹科技,能大踏步地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采访结束后,沙祖康先生来到“竹博汇”文创产品展厅参观,他称赞这里的每一件竹子工艺产品都很有特色、透着精湛的手工艺和中国博大精深的竹文化。
看完风格各异、工艺精湛的竹子文创产品,沙祖康先生现场即兴挥毫泼墨,写下了“中华竹艺,走向世界”,鼓励摄制组创作优秀的作品,并祝愿纪录片《竹子里的中国》能以“竹”为“媒”,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先生考察过后也与杨书华总导演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他表示希望通过大型纪录片《竹子里的中国》这部作品,向亚洲国家传播中国的竹艺术和竹文化,为亚洲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一份力量,并祝愿纪录片拍摄顺利。
同时,权顺基会长也欣然提笔为剧组题写了“春华秋实”四个大字,勉励剧组创佳作、出精品。
随后,沙祖康先生和夫人中国驻釜山领事馆原总领事刘谨凤女士在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陪同下参观了“竹缘创作基地”。当他看到园子里郁郁葱葱的竹子,动情地说:我对竹子感到特别亲切、也特别有感情!我是江苏宜兴人,在我的老家也有很多竹子。我觉得竹子很像我们中国人的品格和气节:坚韧不屈、刚毅挺拔、有理有节,无私奉献、高风亮节是竹子的灵魂。古语有云:竹未出土之前便有节、待到凌云总虚心。说的是,我们中国人做人是很谦虚,同时竹子也具有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
沙祖康先生鼓励纪录片创作要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力争创作出好的作品,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介绍给全世界。
总导演杨书华向沙祖康先生介绍了纪录片《竹子里的中国》的整体架构和创作理念,沙大使听完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对《竹子里的中国》片名的英文翻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分享到: